条条致富路 情牵三十年
年后我们一行又到了齐国故都临淄,在淄博当地影友陆玉鲁、孙其光、刘统爱等人的引领下,来到了当时又偏僻又很贫穷的山区——峨庄。虽时值正月寒冬,但村子里的村民们都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之中。我们首先来到了峨庄的东峪村,在村子里转了半晌,观察和了解了村里的一些情况。第二天大家还继续到别的村子里去转,我便独自一人又回到了东峪村,找到了一位叫朱永连的村民。我想以他为生活原型,进行创作。他有两个女儿,种几亩山地,主要以编筐为主。我看到他的院子和屋子里到处都摆满了树条和编好的条筐,我当时构想拍一幅反映他现场编筐的作品。
他家院子不大,房子有些破旧,于是我就利用满院子的柳条和条筐,用编好的柳筐垒成一道墙,既遮挡了后面的破房老墙,又创造了一个吻合主题的“筐墙”背景。我让朱永连坐在那里,嘴里衔着一根柳条开始编筐,让他6岁的女儿翠翠拿着收音机依偎在他的身旁。父女俩刚坐好,忽然他家的小黄狗慢慢地向他俩走去,仿佛它也想要充当一个角色。真是天作地合的一个好场景,于是我选好角度快速按动了快门,捕捉下了这一生动的瞬间。当时我是用尼康FM2相机手动过卷无法连拍,而且用的是柯达彩色胶卷,也不舍得多拍。等我过完卷准备再按快门时,小黄狗不耐烦地起身走了,就这样前后仅仅给了我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条条致富路》就用百分之一秒的瞬间永久的留在了胶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