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涛重磅访谈|曾毅:把镜头变成新丝路的眼睛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苦”无疑是生命中最好的一剂补药,在曾毅先生的记忆中,“文革”期间被边缘到偏远县城的十年光阴似乎也没那么苦涩,他跟着照相馆的师傅经常穿行四五十公里为乡村集市的老百姓拍照,让很多偏远的农民有了人生第一张订婚照或者是全家福。在穷乡僻壤千百次的拍摄、千百次的曝光、千百次的冲洗,经年累月,苦也能洗涤灵魂。那些在黄河故道和乡间小路上留下的车辙,仿佛是在编织最好的“七彩虹”,载着曾毅的黑白人生走向更加辽阔的天空。
君子总能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几近而立之年的曾毅才获得第一台属于自己的海鸥牌照相机。他凭借在淄博美术陶瓷厂创作的一幅《八仙过海》,1979年入选全国首届摄影艺术展并获得省影展一等奖,以此在摄影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迈开了扎实的一步。1982他在淄博一个偏僻的贫穷的山村峨庄拍摄了《条条致富路》,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届摄影竞赛“亚洲文化中心奖”。之后他曾在十几个国家举办个人作品世界巡展,很多作品被各国博物馆或名家收藏,美国老总统吉米.卡特把收藏的《条条致富路》永久的珍藏在了卡特总统博物馆里。
曾毅对摄影艺术地热爱从不因岁月的冲刷而斑驳失色,他拥有一种睿智、温暖的气息,这份气息既在立已也在立人。1986他被推选为山东省青年摄影家协会主席,他常说主席的职位是用来干事的,不是用来谋利的。既然被推到主席的位置上,就要尽职尽责的为会员们服务,就要做事。上任不久他就策划组织了“国际和平年全国青年摄影大奖赛”,并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央电视台的大力支持,在全国摄影界产生了重要的的影响。这次活动被《人民日报》评为国际和平年在中国十大事件之一,被业界称为中国摄影界的“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让全国一大批青年摄影家在这次比赛中脱颖而出,如今他们大多数人都已经成了中国摄影界的中流砥柱和最重要的摄影师。
2005年曾毅策展的“毕加索版画作品展”在济南举办,与济南时报专栏作家苏葵和山东艺术学院王立克院长共同接受山东电视台专访。
红墙艺术馆里的艺术盛宴
随着国门渐渐打开,人们越来越希望看到世界上最好的艺术品,越来越渴望能有一个更好的平台来交流艺术创作成果。2002年,曾毅先生筹借了160万元,把已废弃一旁的原济南工人文化宫改建成了东方现代艺术馆。在这里,人们看到了毕加索版画,看到了俄罗斯列宾美院的油画素描;在这里举办了意大利当代艺术大师米莫.罗泰拉艺术大展、墨西哥摄影大师梅伊尔原作展、徐肖冰、侯波、吕厚民、邵华摄影展和冯骥才、张虎、苏士澍书法展;在这里,承办了首届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第十届中国国际影展、全国第十二届摄影艺术展、中德油画展、中韩摄影展、济南开埠百年图片展、当代陶艺展……,还在这里举办了各类国际论坛和学术交流活动,尤其是省城的文艺界和年轻人总会欣喜连连,流连忘返。
2002年到2012年的十年间,东方现代艺术馆举办了百余项展览及学术交流活动,在文化济南的史册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即便艺术馆不复存在了,人们依然不会忘记那座现代感十足的“红色艺术之城”——“红墙艺术馆”。
2013年,曾毅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毕加索、达利、雷诺阿、德加等世界艺术大师的三百余幅代表作引入了中国,一个半月的展期中竟吸引了大约75万名观众。这次欧美经典美术大展使人们不出国门即可观赏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世界各国的艺术大师的的原作,与世界级的艺术经典作品近距离接触,从而为济南这座历史古城营造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欧美经典美术大展》无论从展品数量和质量来看,都堪称近年来少有的“重磅级”艺术盛宴。
曾毅在策划举办的“影像亚洲”国际摄影师作品展现场接受中央数字电视摄影频道专访。